环保之家讯:hbzhan内容导读: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之一。光伏行业也一度陷于产能过剩的困境,但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得到有效化解,在多个产能过剩行业中率先看到曙光。
我国光伏产业在走过了辉煌期后,自2008年开始逐步走向低谷,至2010年全行业出现了亏损,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并延续至2012年。
2014产能过剩
由于作为最大市场的欧洲需求低迷以及中国与欧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光伏电池产业进入2012年以来持续面临困境。即使是曾经成为全球最大企业的尚德电力,其核心子公司也难免陷入破产。在中国光伏行业,目前即使是中坚企业,也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援助才能勉强支撑。
不过,目前的市场行情也出现了复苏势头。全球最大企业英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2013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0%,而大型企业天合光能的纯损益已经实现扭亏为盈。
据美国调查公司NPDSolarbuzz统计,利用光伏电池板进行发电的模块的平均价格自2012年第二季度至同年第三季度下跌了12%,但在今年同期的下跌率还不到1%。在欧美市场,德国Q-Cells等亏损企业的重组正在推进,供应过剩情况正在减轻。
以中国、日本和美国为中心,光伏电池的需求正不断扩大,2013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需求达到900万千瓦,创出历史新高。NPD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预测称,“2014年将比2013年预期增长30%,达到4500万千瓦”。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不进行重组,将面临供应过剩问题加剧的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3年三季度以来,包括晶科能源在内的几家一线品牌的光伏组件厂商纷纷重返盈利。从晶科能源的角度来说,能够在逆境中实现盈利真的很难,很不容易。同时,在上述实现盈利的光伏企业中,一些厂商提出了新的产能扩张计划。这也引发一些券商分析师给出了光伏行业在2014年产能仍将过剩、行业供大于求的预测。
政策引导新路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王世江博士表示:“既要扶持光伏产业发展,但又无法惠泽众生。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就只能是扶持优势企业先脱贫,这也是当前推进光伏产业整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必须之举。”
2013年9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在结束意见征求之后正式对外发布。《条件》针对光伏硅片、电池组件等制造业各环节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等多个方面划定门槛,不符合条件的光伏制造企业和项目将受到严控。研发投入成为规范条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门槛。按照公布的准入条件,光伏制造企业必须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且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相较以往,准入条件全面提高。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


















